物联网整体法规与政策目前,国外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其最初的研发方向主要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应用,而随着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 物联网的缘起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心(Auto-ID Labs)1999年提出的,其最初的含义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慧化识别和管理。到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一份题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年度报告,对物联网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间互联(“Any Time、Any Place、Any Things Connection”),无所不在的网络(Ubiquitous networks)和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发展愿景,除RFID技术外,传感器技术、奈米技术、智慧终端(Smart things)等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2009年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构想,物联网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奥巴马对“智慧地球”构想作出了积极响应,并将其提升为国家层级的发展战略,从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其最初的研发方向主要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应用,而随着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近年来其研发、应用开始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如: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合作研发机构校际微电子中心(IMEC)利用GPS、RFID技术已经开发出远程环境监测、先进工业监测等系统,近来该机构还利用在微电子及生物医药电子领域的领先技术,积极研发具有可遥控、体积小、成本低等功能的微电子人体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等技术;思科已经开发出“智能互联建筑”解决方案,为位于硅谷的美国网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节约了15%的能耗;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并已经开发出涵盖智能电力、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银行、智能城市等多项物联网应用方案;美国政府目前正在推动与墨西哥边境的“虚拟边境”建设,该项目依靠传感器网络技术,据报导仅其设备采购额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图一,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就目前而言,许多物联网相关技术仍在开发测试阶段,离不同系统之间融合、物与物之间的普遍链结的远期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图一物联网技术演进 物联网的产值 图二全球物联网规模 各国市场规模趋势 各国物联网政策 在政策面,为了抓准这波风潮,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物联网相关产业政策,以达到提振经济、启动对既有产业升级之目的。从图四可以知道,各国在物联网政策布局方向,其中,美国将物联网发展和重塑智能制造业优势结合,希望借此重新占领全球制造业至高点,并借助联合GE、Amazon、Accenture、Cisco等打造符合工业物联网与海量数据分析平台,推动工业物联网标准框架制定。欧盟于2013通过Horizon 2020计划,旨在利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成长、增加就业。研发重点集中在传感器、架构、标识、安全隐私等。此外,欧盟也在其国家型科研计划FP7(Framework Program 7)中设立IoT-A、IoT6、open IoT等一系列项目项目,布建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智能城市应用项目。 图四为各国物联网的政策概要 综合以上所有国家日本与韩国之发展较为雷同,均先以发展网络技术及基础设施为主,最终导向以成为信息输出大国为目的。因此,日韩民众使用网络经验较为成熟,对于物联网的应用也较能接受,故目前日韩是全球物联网个人应用最为普及之地区。欧美物联网政策则多集中于公共事业效率之提升,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例如将物联网应用导入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 下一篇捷科全体人员共学安防知识
文章分类:
存储行业资讯
|